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在三伏天做好“夏治冬病”?

养生的 LOHAS乐活杂志 2022-11-20


进入七月,我们迎来一年中最闷热的“三伏天”。伏天虽煎熬,却也是个不可错过的养生时机。借着夏天里旺盛的阳气来驱散寒邪,以达“夏治冬病”之效,这是千百年来都行之有效的传统疗法。


药王孙思邈说:“上医治未病之病,中医治将病之病,下医治已病之病“。所谓”将病之病“就是现时虽然未发作,但却已有隐患的”未来之病“。


因此,在未发作之前,赶紧去除其诱病发作的主因(通常是改变体质,尤其是虚寒性的体质),就是人们通常会在夏季所做的夏治冬病”




01

“冬病”为何要“夏治”?



一到冬天,手脚冰凉、畏寒喜暖、怕风怕冷、神倦易困……这些症状你是否并不陌生?这叫阳气不足,也就是自身热量(能量)不够,产热不足,寒从内生。

在中医里,所有阳气不足、肺气虚弱、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,皆可谓之为冬病。

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过敏性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冻疮、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腰腿痛、肌肉关节阴酸疼痛、体虚反复感冒等亚健康状态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,即阳虚体质


而冬为阴,夏为阳,“三伏”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,人在上一季积压的寒气和湿气都“浮于表”,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。


中医认为,这些虚寒性“冬病”多半是由于体内阴盛阳衰,抵抗力差,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,若以阳克寒,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,就可以将这些“邪气”连根拔出,从而使阳气充实、正气旺盛、抵抗力增强。


这样一来,到了冬天,人们就可以少发病或病情减轻,甚至不发病。

▲ 在三伏天里,人体内存有积热,吃些性热的羊肉,伴以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辣油等热性作料,不仅有助于排出体热,还能将冬春之毒、湿气祛除。




02
什么是最有效的疗法?


要说最具代表性的“冬病夏治”疗法,应该是“三伏灸”了。


《黄帝内经》中便有“春夏养阳”一说,是指在夏天,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处于阳气最盛的时期,借此机会温补阳气,驱散寒邪,对虚寒性问题有很好的疗效


三伏之时,以灸的方法治疗和预防一些冬季好发的虚寒性疾病 。隔姜灸和贴敷是三伏灸的常用方法。



其中,隔姜灸是将艾柱置于姜片上进行艾灸的方法。


生姜辛温,有散寒发表、通经活络、调和营卫等功用,用姜片艾灸,更助温养筋脉的效果。隔姜灸操作较为简单,适合在家中进行。


不妨利用“三伏”这个契机,给自己或家人做一次“冬 病夏治”的保养。


◐  

隔姜灸之法


取新鲜的老姜

成厚2~3mm的姜片

用三棱针(或牙签)扎若干个小孔

哮喘选隔蒜灸效果更佳

神阙穴还可以选择隔盐灸


将艾绒做成大锥或柱状置于姜片上

再将放有艾柱的姜片置于需施灸的穴位


用点燃的线香点燃艾绒

若皮肤出现灼痛感

可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姜片继续灸

每次灸5~10柱


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第一天进行

若不便使用隔姜灸

还可用木制艾灸盒/铜制随身灸等道具

铜盒也可加入姜片以加强效果


◐  

对证施灸


三伏灸针对适用于跟阳虚寒凝相关的问题,而这些问题通常伴随面白、怕冷,受寒后问题加重,得温则缓解的现象。


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三伏灸适应证型和施灸穴位。


哮喘

施灸穴位:定喘、肺腧

哮喘在中医辨证中有寒热虚实的分型

以寒症适用三伏灸

寒症多见面色苍白、手脚不温

咳嗽气促、痰稀薄如泡沫

一般需连续三年坚持三伏灸

因肺对应白色,可选择隔蒜灸

可加强治疗肺病的效果


脾胃虚寒

施灸穴位:神阙、足三里

现代人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

如过食生冷、暴饮暴食

加上过度疲劳、精神压力

就会引发脾胃虚寒

表现为胃部隐隐作痛

劳累或吃生冷的食物后加重

手脚偏凉,大便稀溏等

热敷或按压可缓解


痛经

施灸穴位:关元

痛经有多种类型

由寒湿凝滞引起的情况可灸关元穴缓解

表现为: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痛

伴随着怕冷和身体其他部位疼痛

热敷能够缓解

而胀痛或带有灼热感

月经暗红有血块的情况

则不适合隔姜灸


过敏性鼻炎

施灸穴位:中脘、足三里

尘螨、花粉、冷空气和一些食物

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过敏源

中医认为这主要与肺脾肾阳气亏虚有关

卫表不固,因此无法抵挡寒气、花粉等邪气侵袭

导致阵发性的喷嚏、鼻痒、清水鼻涕


Ps:关于夏治冬病,你需要知道:

1/ 中医院会在夏天开设夏治冬病特需门诊,可电话咨询预约治疗。

2/ 夏治冬病需避开夏至这一天的前三后二,共6天。因“至为极致”,不宜这些疗法。如是艾灸,则避开冬至和正月初一这两天的前三后二,原因同上。

3/ 夏治冬病的禁忌人群为孕妇及1岁以下儿童,如正在发烧、咳喘等也不宜。

4/ 夏治冬病并不适用于任何病症,除保健性疗法外,使用具体疗法需详询专业人士。




03
治养结合,始于常


夏治冬病其实是以改善体质、预防疾病为主,很多人是在病痛发生的时候才想到要去治疗,其实病根早在之前就已经深深埋下,


要防止在冬季里就医忙,所以,平时的保养更胜一切。


◐  

日常呵护


1、尽量远离空调
进入空调房后,皮肤会因遇冷毛孔收缩,影响药物渗入,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。

2、保证充足的睡眠
每晚保持7~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,神经紧张得到调整,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,引导药效直达病灶。

3、保持情绪乐观
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。

4、适度的锻炼最为关键
可增加神经肌肉协调性,鼓舞阳气的生发,增加汗液的排泄,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,同时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抵御能力。

5、饮食上做好调治
《内经》说:“形寒饮冷则伤肺。”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,夏天再痛饮冰饮,在空调房间里工作,真是陈寒未去,又添新寒。

◐  

好物推荐


除了疗法及日常呵护,以下这些好物良方,也可以帮助缓解“冬病”、辅助“夏治”。


东桑 黑糖姜枣茶

夏季食冷饮、吹空调,致体内寒气郁结,

食以高山小黄姜、新疆大枣,随泡随饮,

便可达驱寒暖宫、调节气血之效。

规格:10条/盒


四时艾姜贴

在艾草温通的基础之上

加以生姜及肉桂、当归等

便于日常颈椎炎症,肩膀疼痛

行气化瘀,告别腰疼酸痛

规格:48贴/盒


艾绒披肩

夏季是颈椎病的高峰期

三伏天里“冬病夏治”,也是艾草药性最强之时

披肩能覆盖住肩膀和背部的穴位

在颈肩部附近形成中药芳香烃气雾圈

对风寒感冒、头疼、肩背痛、腰脊僵硬等

皆有很好的防治作用


艾姜温灸药包

原理出自“隔姜灸”

选以艾叶、生姜、肉桂、藏红花、益母草等

辅以石墨烯发热工艺

通过主要穴位对症下药,缓解各类不适


小盐姜

古语云:“早上吃姜,胜过吃参汤。”

夏季吃姜正符合了这点

中医师建议早晨最好口含一片生姜

姜可温胃散寒,解除胃中虚冷

同时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好方法


◐ 文:部分整理编辑自《LOHAS乐活》杂志过刊
◐ 图:《LOHAS乐活》杂志过刊、部分来源于网络


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
好礼等你来拿~





环保|自然|简单|健康
更多夏日呵护,点击下方图片阅读

夏天的风物,夏天的幸福

什么是比“吃冰糕”更消暑的食物?

直接点击图片订阅吧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